10月23日下午3时,随着一阵响亮的鞭炮声响起,贵州X830县道剑河锡绣大桥主拱正式合龙。
江面波光粼粼,大桥气势磅礴。站在高处远眺,剑河锡绣大桥宛如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横卧在清水江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大桥建成通车后,两岸车程将由原来的1.5小时缩短为1分钟。”剑河县交通局高级工程师王兵介绍,锡绣大桥位于南寨镇境内,是对岸展留等附近6个村寨近2万居民横跨清水江三板溪库区至南寨镇的快捷通道。
“这座桥,我们等了20年!”听说剑河锡绣大桥顺利合龙,当地群众感慨万千。
南寨镇地处剑河县东南部,清水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2006年,国家西电东送“十五”重点工程——三板溪电站建设完成,清水江南寨处水位由380米上涨至蓄水后的475米。
三板溪电站的建设,在清水江沿线多公里的湖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给库区两岸群众的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打通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成为两岸居民共同的愿望。
2020年,借助剑黎(剑河至黎平)高速建设契机,剑河县委、县政府积极向上申报工程建设项目,拟在剑黎高速南寨互通两公里处的展留码头修建桥梁跨越清水江。经过多方努力,剑河县成功获得贵州省生态移民局9千万元后续扶持专项资金。
“大桥与高速工期同步,建成后将完全解决两岸群众便捷往来的现实问题,也实现了南寨镇对岸群众快速驶入高速公路的历史愿望。”王兵坦言,以前对岸群众上高速,至少要绕行50公里山路,桥梁建成后,可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也将为清水江两岸农村物资出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提供极大便利。
提及大桥的命名,王兵直言是为了体现地域特色。原来,苗族锡绣是贵州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剑河,最独特的苗族服饰要数南寨锡绣,其堪称苗族服饰中的一绝。展留村是苗族锡绣艺术地区村寨之一,也是剑河县原生态人文自然景观旅游村。大桥以锡绣命名,既体现地域特色,又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扬。
“桥梁所在地地形陡峻、地质破碎,桥梁结构较为复杂、实施工程技术难度大,且位于生态保护区,对环境保护要求极高。”剑河锡绣大桥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彭浪表示,复杂的地质环境及绿色建造要求给大桥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2020年9月,建筑设计企业根据现场环境,结合有限资金状况,明确大桥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浇筑拱桥。这样的桥梁结构,具有构造美观、造价低、承载能力强、养护费用低等优势,但同时面临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2021年4月,剑河锡绣大桥完成招投标,由有着非常丰富施工经验的贵州路桥集团承建。
2021年9月28日,锡绣大桥正式动工建设。面对具有挑战性的跨度,贵州路桥集团精心组建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管理团队,在悬浇拱桥建设中首次提出拱圈变截面设计,大大降低了拱脚截面混凝土拉应力,提高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结构稳定性,降低安全风险。
另外,因展留岸不具备大型运输车通行条件,项目团队采用“猫道长距离混凝土输送”技术,在河道间搭起临时“铁索桥”,通过长距离高压泵运送混凝土至对岸,既保护景区环境,又节约用地、便道、拌和站等成本1200万元,实现了绿色建造和经济节约。
“工艺创新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好处,也对施工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精准把控每个环节。”彭浪和记者说,项目团队还首次在悬浇拱桥上采用北斗定位系统塔偏控制技术,以提高施工控制精度与效率,实现毫米级合龙。
全长377米、净跨288米,主拱圈截面为整体式,采用挂篮悬臂施工工艺,为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一。独特的桥梁结构和社会经济效益,让剑河锡绣大桥从建设之初就非常关注,而桥梁主拱顺利合龙,则标志着距离项目建成通车更进一步。
“预计明年9月底全面完工并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王兵介绍,剑河锡绣大桥建成后,将成为清水江沿岸近2万群众、1200平方公里区域旅游及经济社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重要交通要道,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无字史书”——苗族锡绣也将“跨”过大桥,被更多人知晓。
曾经,“出行难”严重制约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如今,随着大桥逐步建成投用,将与剑黎高速形成协同作用,全面打开剑河县交通路网。
核心阅读 缩短群众排队时间,优化患者就诊流程,远程享受优质医疗……最近,贵州省开展专项行动,接续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享受高质量、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切实提升居民就医获得感。 点击屏幕,预约挂号,选择科室,成功取号。…
本报贵阳10月22日电 (记者程焕)22日,贵州长征文化数字展示项目(“红飘带”)启动试运营,成为集文化、科技、艺术于一体的以长征为主题的数字体验馆。 “红飘带”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自2021年4月动工修建,历时近两年半建成投入试运营。…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