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东西方关系的破冰,我国海军迈出国门,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与世界主流强国海军之间的差距。在“北极熊”太平洋舰队威胁下,仅仅以最新锐的051型驱逐舰和053型护卫舰都不足以与之相抗衡,更别提那些以火炮为主的老旧战舰了。在自身技术没办法独自支撑建造新型现代化舰艇的情形下,引进国外技术就成了“金钱换时间”的明智之选。而在1984年中美军事技术合作重启之前,英国就迫不及待的向我国抛出了“橄榄枝”,一大批的先进武器装备也在此时引进国内,如“斯贝”发动机、马可尼的火控雷达等都是那个年代合作的成果。而中英之间的合作不仅仅限于单项设备,而是随着合作的深入,吹响了制造新型驱逐舰的号角——1979年10月《关于从英国引进技术和新建驱逐舰请示》得到批准,双方计划建造新的051S型驱逐舰,该型驱逐舰是以051驱逐舰为蓝本设计的,计划搭载“海标枪”导弹加强防空反导能力,而“海标枪”导弹几乎是那个年代里,我国能够买到最为先进的舰载防空导弹了,那么该种导弹性能如何?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海标枪”导弹是为了接替英国第一代舰载区域防空导弹“海蛇”而生的,然而作为第一代区域防空导弹,“海蛇”体积巨大而笨重,保养维护复杂,且无力拦截低空飞行目标,特别是随着上世纪50-60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蛇”导弹已经显得落后,于是英国海军顺势于1962年提出研制计划,准备研发新型区域防空导弹将“海蛇”取而代之,现在的英国军工巨头宇航公司的前身之一霍克-西德利公司顺利中标,其实早在中标之前,该公司就已经开展了一项名为小型舰载综合制导武器系统的研究,旨在“海蛇”防空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反应时间更短,可以对付性能日益优越苏式轰炸机,也能兼顾反导(拦截反舰导弹)的新一代舰载防空导弹,“海标枪”导弹系统的研制正源于该项目。
1963年5月,得到英国海军支持的霍克-西德利开始全面研制工作,该项目不仅有工程代号CF.299,还获得了英国海军的正式武器编号GWS-30。主要的研发工作由该公司的动力分部主持,计划将“海标枪”打造成以拦截中、高空区域防空舰载导弹系统,主要以高性能战机和反舰导弹为主要拦截对象,同时,“海标枪”还继承了“海蛇”的优良传统,在必要的时候能充当反舰或是对陆攻击导弹。由于“海标枪”早在该项目立项之前就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所以进展神速,不到2年后的1965年就完成了弹体的研制工作并进行了导弹发射试验,1967年11月导弹投入生产,1969年10月第一套“海标枪”导弹系统装备在英国海军的82型防空驱逐舰“布里斯托”号上试验,但由于原本应该建造4艘的82型驱逐舰被“英国海军杀手”工党政府砍掉了后3艘,导致“海标枪”导弹大量装备被迫延后,直到1973年才在42型驱逐舰上开始大规模装备。
和它的前辈“海蛇”导弹一言难尽的外形相比,“海标枪”导弹就正常多了,也要比前辈的“身材”(体积重量)好得多,它长4.36米,弹径0.42米,导弹翼展1.603米,重550千克,标准的弹头进气的正常气动布局,这种弹头进气的方式在早期的喷气式战斗机上曾经风靡一时,如苏联的米格-17/19/21战斗机,美国的F86战斗机等都是采用机头进气的,美国著名的3T防空导弹之一“黄铜骑士”也是采用这种进气方式。采用弹头进气方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减少了飞行阻力,减轻了机身重量,提高了导弹在做大幅度机动动作时的机动能力,更加有助于空中做大过载机动动作等,简而言之,就是弹头进气可以越来越好的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更加有助于导弹的机动性能。
“海标枪”导弹是由导弹本体+助推器串联组成,从弹头至弹尾依次可以划分为前弹体、中弹体、后弹体与助推器4部分所组成。具体而言,前弹体由进气道、激波锥、雷达接收阵面、4根雷达天线、导引头、战斗部组成;中弹体是一个等截面圆柱体,里面大部分空间装有发动机所需要的液体燃料,其余空间则装有空气导管、空速管引信、制导设备、无人驾驶仪和电源,在中弹体外壁上,还安装有4叶X型布置的小展弦比三角形大后掠主翼;弹体后部则是液体冲压发动机,外壳则是铝合金制成的,重量轻且坚固耐用,在发动机尾部装有4面全动尾翼舵,同样是X型布置方式;在发动机的后部就是粗大的助推器了,助推器外壳上同样有4面X型布置的矩形尾翼,帮助导弹在加速过程中保持飞行稳定性。
由于时代的前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海标枪”将“海蛇”那一套雷达波驾束+末端半主动雷达锁定的制导模式弃之不用,而是直接运用了单脉冲技术的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方式。简单来说,是利用脉冲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对目标角运动极为敏感的特性跟踪目标,然后将数据传输至弹载微型电脑经过计算后不断修正预测拦截点,然后用电动伺服器控制导弹始终对准目标。“海标枪”装备的脉冲雷达通过4杆天线组成的干涉仪系统向目标发射微波脉冲信号,由内藏在镀镍玻璃钢材质的激波锥头内可控雷达接收阵面,也就是一台I波段信号接收机在两个脉冲信号之间接收信号回波。
在战斗部上,“海标枪”选择了高能炸药破片式杀伤战斗部,内部装药55.7公斤,外壳则是预制破片凹槽,爆炸后从立即分裂成破碎片,比“海蛇”MK.2的多连杆战斗部具有更大的爆炸攻击范围,其高能炸药为三硝甲基苯和二甲苯的混合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TNT与PX炸药的混合物,爆炸威力不凡。为了可以更好的发挥战斗部的杀伤力,设计人员为其配备了由英国帝国金属公司研制的无线电近炸引信。
富有创新精神的英国武器设计师,这次为“海标枪”导弹选择了液体冲压发动机,要知道在上个世纪50年代,冲压发动机才刚刚进入工程应用的阶段,当时的各国武器设计师对这种结构紧密相连、重量轻、成本低的发动机偏爱有加,典型代表如美国的“波马克-B”型地空导弹、“黄铜骑士”舰载防空导弹、苏联的“萨姆 -4”防空导弹,在英国就是“警犬”防空导弹、“海标枪”舰载防空导弹了。该导弹的发动机是一款名为“奥迪恩”的可变推力液体冲压喷气发动机,使用普通煤油作为燃料,具有长时间免维护的特点,除此之外,为了可以让发动机燃烧室承受工作时的高温,特地使用了铸造镍铬合金,造价不菲。
毫无疑问,液体冲压发动机是一款优缺点都很鲜明的发动机,它的优点除了上述的3点以外,还具有无需携带氧化剂、经济性好、推重比高、比冲大、飞行距离远、飞行速度快,非常适合于高空高速飞行。但它的缺点跟优点同样突出,在静止或低速状态下,冲压发动机无法自行启动,必须以其他发动机作为助推器,到达一定速度后才能介入工作,这就有点像我们买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转速必须到了条件转数,涡轮增压才能工作是一个道理。另外液体燃料密度不如固体燃料,所以“海标枪”的整个中弹体的大部分空间都是燃料储存箱,不仅体积很巨大,而且准备时间长,反应时间慢,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其准备时长达到了13.5秒之多,这对于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是十分不利的。
如果我们拆开助推器的外壳,就会发现,帝国金属工业公司研制的这台改性双基固体燃料发动机就像家用的煤气罐。但绝对不能被它圆圆滚滚的模样给骗了,该发动机使用了复合的高比冲燃料剂,缩小了助推器的体积,推力却达到了158.7千牛,上班时间2.5秒,却可以推动导弹本体加速到超音速,这样冲压发动机才能正常点火工作。由于助推器的弹径要比“海标枪”的弹径还要大,外壳上还装配有4叶可折叠的矩形稳定翼以保持导弹本体在加速过程中的稳定性,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连接的牢固性,设计人员还在助推器和弹体中间设计了一道足够牢靠的结梁结构,以致于不得不在助推器熄火后通过爆炸螺栓才能使其与弹体脱离。
由于“海标枪”所采用的冲压式发动机动力极其充沛,使得该型导弹的作战空域范围,较之“海蛇”导弹已经有了极大的拓展,其中最初型号的“海标枪”导弹(mod 0/1)最大射程已达到了40千米,最小射程4.5千米,最大射高25千米,最低作战高度为25米,在飞行性能上,已经要比“海蛇”导弹强的太多。在发射装置方面,巨大复杂且笨重的桁架式发射装置被双联装悬臂式发射架取代,这种发射架可以360°旋转,高低俯仰角度为-10°~+95°,22枚“海标枪”就被储存在发射架甲板下的导弹舱里,需要用一台液压起重机驱动装填控制机构将导弹提升至发射架导轨上,装填时间大约为 16秒。虽然悬臂式发射架已经相对减轻了重量,但还是稍显复杂,并且在实战当中频频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这也是“海标枪”导弹在马岛战争中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海标枪”导弹的优异性能,设计师安排了3种雷达专门“伺候”。第一种是马可尼的KN965型雷达,该雷达是继承自“海蛇”导弹系统的远程搜索警戒雷达,该雷达是一种A波段二坐标雷达,最远探测距离可达175公里,只能对来袭目标的大概方位做测量预警。992型雷达则是英国亿美电子公司生产的低空搜索雷达,专对于KN965型雷达下视性能差的问题出现,相当于一台低空补盲雷达,它能够为“海标枪”提供目标精确方位数据。最后是RN909型火控雷达,该雷达可以对来袭目标进行自动搜索,持续跟踪和照射,确保“海标枪”导弹的雷达导引头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目标。可惜的是,RN909一次只能追踪一个目标,42型驱逐舰和82型驱逐舰不得不加装了2台RN909才能同时引导2枚“海标枪”攻击2个目标。
在这里必须两点问题,首先,初期“海标枪”导弹作战系统并未接入舰载作战指挥系统,这就导致了各个雷达系统都处于独立存在的状态,如KN965型雷达发现目标后,必须由雷达操作员手动将数据输入RN909型雷达,不仅效率十分低下,而且易引起数据误差,再加上弹体还是太大了,对付“飞鱼”等小巧的反舰导弹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其次,作为火控雷达RN909雷达的体积过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42型/82型驱逐舰,而体积跟性能不成正比,RN909雷达一次只能对一个目标进行跟踪,42型驱逐舰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才装上2台,也就是说,42型驱逐舰的防空火力通道只有2个,一旦空中同来来袭3-4架飞机,或同等数量的反舰导弹进行饱和攻击时,单凭一艘42型驱逐舰是很难幸免的。
实话实说,“海标枪”导弹系统在刚刚诞生之初,的确是一款性能较为全面的武器系统,但它的作战系统体积非常庞大重量也不轻,如82型驱逐舰上的“海标枪”系统就占用了总计32.7平方米的宝贵空间,重量更是达到17吨之多, 根本不适合那些吨位小于3000吨级的军舰装备,这无疑大幅度的降低了“海标枪”导弹的适装性。为此,英国海军在1978年就开始研究轻型“海标枪”导弹系统,放弃了重量达到5.36吨的悬臂发射架,新研制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的发射箱,该发射箱集储存发射功能于一体,不仅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后勤保养压力,也终于实现了在轻型护卫舰和巡逻艇上使用的目标。“轻型海标枪”系统以4个导弹发射箱为一个战斗单元,共用一个照射雷达设备和火控系统,操作维护简单,“海标枪”导弹能在箱内放置2年而无需维修。除此之外,“轻型海标枪”导弹系统还用马可尼的800系列跟踪雷达取代了909型跟踪-照射雷达, 进一步缩小了整个作战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可惜该型导弹在1979年试射成功后就没了下文,最终不了了之。
其实“轻型海标枪”系统还不算最倒霉的,比起陆军用“陆标枪”命运好的太多。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海标枪”导弹刚刚服役之初,霍克—西德利公司就打算研制陆用的“陆标枪”导弹取代老式的“雷鸟”陆基防空导弹,1970年代又提出用它来取代“警犬”防空导弹,但该研制计划几乎长期处在卖力吆喝却无人问津的情况,最后不得不在图纸阶段就黯然退场。
马岛战争以后,英国海军认识到了“海标枪”导弹存在的严重问题已影响到了整个皇家海军的防空质量,于是痛下决心决定对部分42型驱逐舰上的“海标枪”导弹系统来进行升级,其主要改进方向有4点:一是用ADAWS-7舰载战斗系统取代了原来的ADAWS-4舰载战斗系统,其数据处理、整合能力更强,同时向“海标枪”导弹系统共享数据,提高了接战效率,最后所有的42型驱逐舰升级到了更先进的ADAWS-8型舰载作战系统;二是改进了RN909型火控雷达,将原始的MOD1型雷达全部升级为MOD2的标准,使其具备更强的探测跟踪能力;三是重新对所有的42型驱逐舰的舰艏进行了优化设计,避免高海况情况下海浪拍击悬臂发射架;四是导弹的控制系统软件中的BUG进行了修复,改善了对抗低空目标时的飞行性能。
对于英国海军来说,发生在1982年的那场南大西洋海战,既是荣耀,也是痛苦。英国海军击沉了阿根廷海军旗舰“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为首的11艘舰船、105架飞机,但自身也损失了6艘舰船,34架飞机。根据有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整个海战当中,“海标枪”导弹总计发射21枚,击落7架敌机,包括5架“天鹰”攻击机,1架“美洲豹”攻击机,1架“里尔”喷气式飞机(充当阿根廷侦察机),还误击了1架自己人的“小羚羊”直升机,而“海标枪”仅发射了12枚就取得这些战果,其命中率在60%(加上考文垂号射失3枚)-75%之、乍一看这样的数据并不是十分光鲜,但考虑到阿根廷同样装备有42型驱逐舰,阿根廷人对“海标枪”导弹的性能了如指掌,在攻击时避开“海标枪”的高空区域,而首创了海平面超低空突击法,这对于一款并不以拦截低空目标为主的“海标枪”已经很不错了。
可惜这一切都挽救不了“海标枪”导弹悲催的命运,装备“海标枪”防空导弹系统的两艘42型驱逐舰“谢菲尔德”“考文垂”号均被击沉,其中“谢菲尔德”号好歹是被“飞鱼”导弹击沉的,而“考文垂”号则更加“郁闷”,这么一艘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都属于先进的导弹驱逐舰,竟然被A-4“天鹰”攻击机群扔下的3枚二战水平的铁炸弹击沉,这样的结果令英国海军颜面扫地,也把“海标枪”钉在耻辱柱上。尤其是在海战当中,“海标枪”导弹系统暴露出来的问题,如RN909雷达性能差,无法从地形干扰的噪声杂波中发现目标,对小巧的掠海飞行导弹直接无法锁定,导致“海标枪”导弹无法发射应敌。其实“海标枪”导弹表现不佳的原因早在42型驱逐舰设计定型那一天就早已命中注定,42型驱逐舰对于“海标枪”导弹系统来说并不是最佳搭载平台,吨位还是太小了,再加上舰艏设计不佳,导致高海况情况下,“海标枪”导弹发射架总会被海水打湿,长此以往,发射架被盐分侵蚀,造成了系统失灵,可靠性不佳。比如“考文垂”号和“道格拉斯”号驱逐舰上的“海标枪”发射架,就在实战中发生过防焰门装置失效,舰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拿着锤子砸开才发射导弹的例子。
当然以上问题也成了日后“海标枪”导弹升级改进的重点,1991年海湾战争当中,经过升级改造的“海标枪”导弹跟随42型驱逐舰重披战甲,作为美英特混舰队的一员,为“密苏里”号战列舰等护航。在1991年2月25日这一天,是“海标枪”导弹扬眉吐气的时刻,一枚伊拉克发射的岸基“蚕式”反舰导弹伴着“嗡嗡”声飞向正在炮击伊拉克阵地的“密苏里”号,正在“密苏里”号后执行警戒任务的42型驱逐舰“格洛斯特”号发射2枚“海标枪”导弹成功将其拦截,使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款在实战中击落反舰导弹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
平心而论,在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几乎是唯一一个有能力,有意愿向我国输出军事技术的国家,在得不到“标准”导弹的情况下,英国的“海标枪”导弹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们当时看中的也并不是“海标枪”的性能可以媲美“标准”,而是瞄准了“海标枪”导弹背后的整个舰载防空系统。但还是那句话,“海标枪”导弹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它“悲剧色彩”,“海标枪”导弹系统的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其总系统是建立在“海蛇”防空导弹系统之上,无论是设计指标还是作战使用思想都囿于“海蛇”导弹的桎梏,看似是英国第二代舰载防空系统,其实仅仅是“海蛇”导弹的升级与延伸而已,设计思想早已落后,更没有考虑到未来防空作战的严酷性,源自“海蛇”的整套作战系统的改进潜力几乎被挖掘殆尽,这也是为什么“海标枪”虽然每次“雷声大”的宣布进行改进升级,却几乎总是“雨点小”的无影无踪。
龙行认为,即使真正装备“海标枪”导弹,也仅能对我国防空导弹的研发有一定的裨益,但对于我国当时防空能力的整体提升却没有多大的助力。原因很简单,“海标枪”导弹原本就为了对付高空高速目标设计的,其打靶时的典型条件:可以拦截75千米,飞行高度1万米,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雷达反射面积15平方米的目标,而这样的目标几乎就是苏联图-16中型轰炸机的典型参数。而在1970-1980年代,世界防空作战目标已经从战机向反舰导弹转变,在日本海军,乃至湾湾海军已经装备“鱼叉”反舰导弹的情况下,再引进“海标枪”导弹就显得有些鸡肋了。
正是由于我国海军装备发展过程中,始终具有世界眼光,对世界海战趋势的清醒认识和精准把握,加上“海标枪”导弹在马岛战争中的拙劣表现及英国人昂贵的报价,让引进“海标枪”导弹的计划最终泡汤,051S型驱逐舰的建造计划也随之流产,红旗-61却迎来曙光。至于红旗-61导弹不给力,又引进了法国“海响尾蛇”防空导弹,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