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时间: 2024-02-14 02:47:46 作者: fun88体育登录app最新版-经营技巧

  霍邱位于东经115°50′至116°32′,北纬31°44′至 32°36′,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东邻六安、寿县,西与河南省固始县毗邻,南与金寨接壤,北与颍上、阜南隔淮河相望。既是挺进中原、东进西出的跳板,又是连接江淮、南上北下的纽带。

  霍邱县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总面积3239平方公里,人口163.84万。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平原,总体地貌以平原为主。辖30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98个行政村,6342个自然村。全县耕地面积193万亩,水面6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96万亩。

  霍邱县明清时就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享有“江淮通衢”之誉,既是挺进中原、东进西出的跳板,又是连接江淮、南上北下的纽带。现在105国道、济广高速、310省道在县内交汇;阜六铁路穿境而过;淮河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临淮岗,使内河航运通江达海;合肥新桥国际机场1小时左右可达。形成了公路、铁路、航运、航空立体化交通体系,四通八达,每位来宾和过客,时刻可以感觉到高效快捷的“霍邱速度”。

  霍邱物华天宝,是国家首批商品粮、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畜牧水产生产重点县。粮食总产量稳居全省第一;生猪饲养量和肉蛋产量居安徽首位、全国百强;2019年,霍邱县种植培养面积468.5万亩,其中:小麦181万亩、水稻263万亩、玉米4.5万亩、豆类5.7万亩、薯类0.7万亩、花生2.7万亩、油菜9.5万亩、棉花1.4万亩。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256.72万吨,可收集利用秸秆量达206.73万吨。

  2019年霍邱县播种面积468.5万亩,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 256.72万吨,可收集量206.73万吨,其中:小麦秸秆76.74万吨,水稻秸秆117.82万吨,玉米秸秆2.5万吨,豆类秸秆2.62万吨,薯类秸秆0.32万吨,花生秸秆1.24万吨,油菜秸秆7.7万吨,棉花秸秆0.77万吨。

  霍邱县是安徽省粮食生产大县,农作物秸秆数量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霍邱县充分的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分工、精准施策、合力推进,“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为秸秆综合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霍邱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结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帮扶,结合实际大力推广秸秆产业化发展,多措并举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2019年霍邱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206.73万吨,秆综合利用量195.76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13%。

  霍邱县把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作为肥料化利用的重要措施,科学采用粉碎还田、深翻、深松、深耕等方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利用效果。结合民生工程实施,各乡镇、村建设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列入省民生工程建设项目机械化粉碎还田示范点安排在潘集镇实施,已完成小麦机械化粉碎还田示范任务。还采取农机作业补贴方式,对当年新购置的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装置和纳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范围内的80马力以上拖拉机,以及配套秸秆粉碎还田、离田等秸秆综合利用专业机具等,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给予不超过国家补贴数额的补助,提高广大农民购机积极性,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大力推广农机旋耕灭茬,机械化深耕等技术,提高还田效果。全县小麦、水稻机械粉碎还田面积占收获面积90%以上,亩平均还田量200公斤左右。

  以养殖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肉牛、奶牛、奶羊、肉羊等养殖重点地区,优先扶持新建规模养殖场购置与养殖规模匹配的铡草机械及氨化膜、尿素等氨化处理物资。对新建秸秆规范青贮池的给予其建设成本50%补贴,每处最高补贴不超过10万元。全县利用秸秆饲料养殖企业达15家,年利用秸秆1.5万吨。

  优先扶持规模生产的食用菌菌种场和商品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种植大户,以及以秸秆为基质的种苗生产基地、工厂化育秧基地,对达到规模生产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补贴,加快秸秆基料化利用步伐。

  一是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2018年在长集镇实施大中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由霍邱县乾农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建设规模为2000立方米以上发酵罐、1000立方米以上贮气装置,配套附属设施,年处理5000吨秸秆,工程已通过项目验收,运转正常。2019年继续实施大中型秸秆沼气工程,为扩大项目示范规模,项目继续由霍邱县乾农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建,启动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建设5000立方米发酵罐、2000立方米以上贮气装置及配套附属设施,年处理秸秆1万吨,年并网发电300万度,供应350户以上农户生活用气,效益2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工建设。

  二是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建设。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是一种新型生物质燃料,既环保,又省钱,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看好。霍邱县采取市场运作方式,补贴扶持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全县建成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5家,年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2万吨以上。在建3家,其中,列入2019年民生工程建设项目1处,基本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三是建设秸秆粪污混合型沼气工程。为提高霍邱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结合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将秸秆和畜禽粪便混合作沼气发酵原料,提高沼气产量。全县已建50余处,今年安排10处,每处年处理秸秆30吨。

  霍邱县县县政府很看重打好秸秆原料化发展牌。立足县情实际,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企业在进行秸秆收购时,带动周边贫困户收集秸秆销售,既提高了效率,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

  积极探索标准化建设、可持续利用的秸秆收储体系模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利用省奖补资金,对标准化秸秆收储场点每处给予20万元的项目补贴。同时,对秸秆运往电厂或销往外地,实行运费补贴,每吨80元,提高收储企业、大户收储转运秸秆的积极性。全县已建和在建秸秆收储场点26个,其中,列入2019年民生工程建设项目16处,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投入运营,年收储转运秸秆可达10万吨以上,有效缓解了农忙季节秸秆储存转运难题。

  1.秸秆直接还田:现在小麦、水稻等作物都采用联合收获的方式,当时就把秸秆切碎铺放在田间,然后用大马力拖拉机带旋耕灭茬机进行还田作业,把秸秆打碎与土壤均匀混合埋在地里,腐烂后成为有机肥。其局限性为:需要大型机械,增加作业成本。秸秆连续多年全量还田,一定要采用大功率机械,把秸秆深翻到土壤中去。如果还田深度不够,仅把秸秆翻埋在农田浅表层,连续多年下来,耕作层土壤过于蓬松,稻麦容易倒伏,极度影响产量。

  2、企业秸秆综合利用收储成本高。虽然在政府支持下,收储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因为秸秆体积大、产生集中,收储成本高。大多数综合利用途径的效益不高,秸秆经纪人与利用企业间收购几无差价,收储效益低下导致收储体系运转不畅,秸秆利用企业原料无保障。且秸秆收购企业规模小,运输成本高,运输困难。

  3、急需技术扶植。虽然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但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秸秆利用新研发技术、推广投入不足,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尤其是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中还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制约利用水平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技术集成组合不够。

  4、收储点建设困难。秸秆收储体系的建设,由于建设用地非常紧缺,一些秸秆收储企业收储建设用地存在困难,这给收储体系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5、群众认识不足。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推广工作仍存在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农民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长远效益及利用新途径等方面的认识不到位。

  6、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不够。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短期投资大、长期见效益的工程。尽管近年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投入机制,农民和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开发和企业的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地区,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的原则,培育一批产业化利用主体,实行整县推进。通过政府培育环境、政策引导,稳步提高县域内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激发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水平。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运行长效机制。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研究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支持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利用,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链完整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结合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全县秸秆资源的数量、 品种、分布特征和综合利用现状,优先支持秸秆资源量大、禁烧任务 重和综合利用潜力大的区域,重点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优势企业,全县 整体推进。

  秸秆来源于农业生产,综合利用一定要坚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结合霍邱县自身的情况,科学确定秸秆综合利用的结构和方式,突出原料化、能源化利用重点,在满足农业和畜牧业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经济手段,统筹兼顾、合理引导秸秆工业化等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利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益。

  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充分的发挥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企业的主体作用,农民热情参加的长效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同时与产业扶贫政策相结合,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热情参加,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热情参加的长效机制。支持贫穷的地方脱贫攻坚。

  根据各地种植业、养殖业特点和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结合秸秆利用现状,选择适宜的综合利用方式。选择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快速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霍邱县县成立了技术专家组,制定《霍邱县2019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霍邱县2019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方案》、《霍邱县2019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饲料化实施方案》、《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实施技术方案》、《霍邱县2019年土壤肥力保护提升及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实施技术方案》、《霍邱县秸秆综合利用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等,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

  通过项目的实施推进,优化秸秆还田技术,促进种养结合。因地制宜推进以秸秆为原料的秸秆成型燃料、秸秆食用菌种植等燃料化、基料化利用工作。提高秸秆工业化利用水平。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的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对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秸秆利用企业,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加快产业扩张和技术扩散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升秸秆工业化利用水平。夯实秸秆社会化服务基础。加快培育发展秸秆收储运销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并将农机购置补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扶持措施与秸秆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形成政策合力,做大做强秸秆综合利用的基础平台。

  通过实施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使霍邱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58%,基本杜绝露天焚烧;高速公路和省道沿线%,杜绝露天焚烧;生态敏感区未利用秸秆对区域水环境污染得到一定效果控制;秸秆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建立机械化全量还田生态风险防范措施和 监测预警;培育秸秆能源化利用、原料化利用新兴产业。

  耕地质量显著提升,农村环境得到一定效果改善。探索出可持续、可 复制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 秸秆综合具体目标利用表

  年份 秸秆总量 秸秆可收集量 秸秆粉碎还田 秸秆能源化利用 秸秆肥料化利用 秸秆饲料化利用 秸秆原料化利用 秸秆发电利用 未利用量 秸秆综合利用率(%)

  全面分析霍邱县各区域的秸秆资源量,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现状 和潜力需求,科学确定各区域的秸秆综合利用的结构和方式,因地制宜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以点带面,全方面推进全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激发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为主体,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结合实际,通过政府培育环境、政策引导,培育一批产业化利用主体,实行整县推进。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运行长效机制。

  霍邱县通过继续完善秸秆收储运服务组织发展,以秸秆原料化、能源化利用助推产业扶贫,促进脱贫攻坚工作。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推动,引导扶持秸秆能源化利用。一方面,加强秸秆生物质能转化利用,将秸秆固化利用,使秸秆在一定温度下软化,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固化成型,得到棒状或颗粒状秸秆物质,秸秆固化成型是在机械设备的压力作用下,将秸秆压缩为成型燃料,可以替代木柴、原煤、燃气等燃料,大范围的使用在取暖、生活炉灶、锅炉、生物质发电厂等,即满足了生产要,也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高新利用的有效途径。

  秸秆基料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产业扶贫 的重要方法之一。食用菌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独特产业优势,是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精准扶贫、现代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和典型的高效农业生物产业。项目实施后,积极培育秸秆基料化利用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和带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秸秆基料化利用,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树典型、凸显秸秆基料化利用项目工作亮点,充分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扶贫、农户脱贫致富,吸纳周边1326户贫困就业,年增消化秸秆2万吨。

  秸秆肥料化秸秆多元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方法,是秸秆综合利用、实现精准扶贫、现代有机农业、特色农业和典型的高效农业生物产业。通过树典型、凸显工作亮点,充分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秸秆 想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产业扶贫,带领农户脱贫致富。

  霍邱县是农业大县,在秸秆集中量大的乡镇通过发展以农作物秸秆(玉米、小麦、棉花、农林废弃物等)为原料转化为秸秆板材、秸秆木塑板等,可用于园林景观、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及按照每个客户需要生产订制各种规格的木塑产品,通过先进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全部的产品均达到国际及行业标准。通过秸秆原料化的利用,可有效抑制秸秆资源的焚烧和废弃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染。并且给农作物秸秆找到了新的出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变废为宝,为农民创收新增渠道。同时该类产品具有利润可观,产品性能优越等优点,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凭借自身的行业优势和先进生产技术及独有的专利配方,推行科学管理、达到国家防火防水板材等行业标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速新产品研究开发、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途径,利用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和带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把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鼓励农民收集出售、养殖企业有价收贮及专业饲草加工公司收贮商品化利 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快速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探索种植结构调整,全力发展畜牧业,走 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业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依托大中型养殖企业,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充分的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着力解决秆饲料化利用中的共性和实用技术难题,努力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的 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并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带动全县肉牛羊养殖 场户饲喂加工后的农作物秸秆,在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模 式,通过财政扶持,提高广大草食畜禽养殖场户的积极性,逐年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量。

  由于秸秆分布分散、种类多样的特点,收储点的建设十分必要,项目所在地霍邱县当地政府对农作物秸秆利用除政策支持外,还根据各镇、村种植培养面积不同,提供交通便捷的场地,建设秸秆收储点,加强完善收储点的建设。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作物秸秆收储运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农作物秸秆收储运销网络。通过项目的实施,以一系列市场化运作、政府推动等多重措施,建全秸秆收集储运体系,使秸秆田间收集处理、收购站点、储存运输 等环节有机衔接,满足秸秆产业化利用的原料需求,完善以企业需求 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农民为基础的层级秸秆收集储运体系。

  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体,受经济效益、方便程度、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积极性并不高,需要政府从政策激励、利益引导等方面,充分调动全社会参加的积极性,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农户投入为主体,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参与机制。组建专家团队对全县秸秆综合利用进行顶层设计和具体指导,推 进项目下达后又好又快实施。

  本项目主要扶持秸秆原料化发展,积极培育原料化利用研发、技术革新等。本项目主要扶持1家秸秆原料化利用企业,探索以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经过收集、存储、经过粉碎机粉碎、碳化、然后搅拌、挤压成型等流水线工艺生产出的秸秆木塑板。秸秆木塑板材料能重复使用和回收利用,具有生物降解性,能有效缓解秸秆焚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通过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和带动秸秆原料化发展,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促进产业扶贫工作。项目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地面硬化、围墙等,配套购置秸秆木塑板成型机、中试秸秆粉碎机、切割机、中试混合机、皮带输送机、抓草机、秸秆粉碎机等机械设备。

  在现有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项目扶持3家秸秆颗粒燃料加工公司,为秸秆颗粒燃料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技术革新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产业扶贫,延伸产业链,提高颗粒燃料产品附加值。主要建设秸秆固体颗粒加工车间,配套购置秸秆打捆机、粉碎机、固体成型燃料加工等设备,

  学习省内外的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模式,同时对秸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进行适当的引进、示范、推广,以及必要的技术咨询、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项目实施主体为霍邱县农业农村局。

  (一)2019年11月,完成霍邱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报送省农业农村厅评审。

  (二)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根据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完成秸秆原料化、能源化相前期关工作。

  (三)2020年2月-11月,完成秸秆原料化、能源化建设工作。以及必要的技术咨询、审计等工作。

  (四)2020年12月,由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检查验收,及时纠正项目问题,并总结有关数据材料,做好省级验收工作。

  秸秆综合利用全部项目计划总投资2940万元,中央试点项目资金900万元;企业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社会资本融资2040万元。具体总投资估算表如下:

  序号 项目 合计 (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补助(万元) 企业自筹(万元) 备注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资金扶持1家秸原料化化利用企业,,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主要建设有生产厂房、地面硬化、围墙等,配套购置秸秆木塑板成型机、中试秸秆粉碎机、切割机、中试混合机、皮带输送机、抓草机、秸秆粉碎机等机械设备做补助。(资金分配详见表4-2)。

  序号 项目 合计 (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补助(万元) 企业自筹(万元) 备注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资金扶持3家秸秆颗粒燃料加工公司,主要对建设秸秆固体颗粒加工车间及购置秸秆打捆机、粉碎机、固体成型燃料加工等设备做补助。项目总投资172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补助500万元,企业自筹1220万元(资金分配详见表4-2)。

  序号 项目 合计 (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补助(万元) 企业自筹(万元) 备注

  学习省内外的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模式,同时对秸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进行适当的引进、示范、推广,以及必要的技术咨询、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等20万元。以上资金均利用中央试点项目资金建设。

  霍邱县将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0 年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的申报工作的通知》(皖农能函〔2019〕113号)的要求,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地区,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的原则,培育一批产业化利用主体,实行整县推进,打造全量利用样板县,通过政府培育环境、政策引导,稳步提高县域内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水平,探索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稳定运行长效机制。

  霍邱县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霍邱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督查的通知》,严格按照省、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项资金使用有关要求,定期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督查。

  强化资金监管,严格按照资金使用办法执行,将建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专户核算管理,县财政部门将会同能源、农业等相关的单位,加强项目实施主体资格审核检查,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及实际进度,实时拨付项目资金,县审计局负责项目审计监督,严厉查处套取资金、挪用资金等行为。

  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将审核批准后的“以奖代补”资金使用方案在县政府网站上公开,向社会公布资金规模、使用方向、项目主体等内容,确保资金的使用的过程在阳光下进行,提高资金使用的公信力。及时总结,及时汇报,及时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督办检查,归纳总结资金使用经验,同时根据“以奖代补”政策实施绩效考核评估方法,对项目做全面绩效考核评估,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专项资金安排的主要依据。

  依据国家财政相关规定,设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专户核算管理,县财政部门将会同农业等有关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及实际进度,将县财政安排资金和中央财政示范奖励补助资金及时拨付给项目单位或用户,并在年度结束后 30日内填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表》,逐级上报财政和农业部门。

  项目建设结束后一个月内,县财政、农业(农村能源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编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设总结报告。将有关要求报财政部和农业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立足引导社会资产金额的投入。综合采用财政补助、 贷款贴息、设立奖励基金等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充分的发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作用。承担本次中央财政奖补资金项目的企业均有较强的实力,已落实其他自有资金的筹措。

  通过秸秆肥料化利用项目的实施,引导农民将目前在大田内焚烧的秸杆进行机械化打捆收储转运,解决了广大农村秸秆焚烧的问题,通过施用石灰、石膏、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可使粮食增产幅度平均为10%。每亩产量以500kg计,每亩可增产粮食50kg,亩增收75元左右;实施该项技术三年以后,每亩施化肥总量减少约1/3左右。

  通过实施秸秆原料化、能源化等一系列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促进了农作物增产,降低了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延长了秸秆利用产业链,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增加了产品附加值。

  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全力发展畜牧业。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饲料、肥料化等项技术,既解决了养畜的饲料问题,促进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又实现了秸秆的间接还田,促进生态良性发展。秸秆饲料适口性强,纤维降解率可达20%-35%,蛋白质含量增加50%以上,并含有多种氨基酸,可代替40%-50%的精饲料,用于饲喂猪、牛、鸡、鸭、鱼等畜禽,效果十分显著。育肥猪添加量为40%,日增重可达806克。特别要注重引导发展养牛产业,就可以有效解决全县秸秆问题。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户也都改用天然气或煤作为燃料,很少使用柴火。秸杆没了出路,成了农民手里的包袱。目前秸秆除了部份用作直接还田外, 每年还有大量秸秆被焚烧,造成大气污染,污染了周边的环境,雾霾当头,空气质量PM2.5指标严重超标。大量秸秆不能田间焚烧,农民已无其它更好的办法处理。秸秆综合利用“变堵为疏”,有力的缓解基层政府压力,缓和干群矛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促进秸秆禁烧的有效手段。

  由于秸秆回收、运输成本高等因素,秸秆的收集和加工往往是亏本生意,企业在无政府扶持的情况下,多数因利润不大、经济效益差而无法维持。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积极研究加快产业扩张和技术扩散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秸秆原料化企业的扶持,进一步提升秸秆原料化利用率和利用水平,提高相关企业的信心和积极性,有利于充分的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将农机购置补贴、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扶持措施与秸秆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形成政策合力。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使农村农作物秸秆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也使农民从中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此外秸秆综合利用也加快了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秸秆发电、气化等后续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可优化环境、防治污染。机械化秸秆还田使秸秆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

  通过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无素。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如按每公顷还田秸秆15t计算,则可增加有机质2250kg/hm2。据有关联的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秸秆6亿t,其中含氮300多万t,含磷70多万t,含钾700多万t,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通过秸秆还田,还可减少化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的实施,可以轻松又有效地抑制秸秆资源的焚烧和废弃,同时可提供清洁的替代能源,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城乡面貌。

  项目最重要的包含水土流失控制工程、营养元素植物带控制生态工程、农田径流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从根源上制止农业面源污染,改变以往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精密型生态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体现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并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引导农民控制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运筹肥料。一是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加强技术培养和训练,发放农民施肥建议卡,完善施肥指标体系,结合高产创建示范带动农户。二是扩大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在实施好省级补贴推广的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同时,强化宣传培训,引导有机肥企业与种植大户、农业园区对接,扩大有机肥应用规模。三是科学使用农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推广新型菊酯类和吡啶杂环类农药,取代高含量的有机磷类和胺基甲酸酯类农药;推广水剂、水乳剂和颗粒剂等剂型,取代乳油和可湿性粉剂类农药。

  本项目通过一系列环保措施,所有排出物指标均能达到国家和当地政府所要求的排放标准。项目自身产生的环境影响较小且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中“鼓励类”范畴,可研阶段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以满足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要求。

  生产实践证明:农作物秸秆经铡细或粉碎后直接翻入土壤,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作物高产。然而,有些地方由于秸秆还田的方法不当出现了问题,如使土壤大孔隙过多,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甚至会出现吊根、死苗现象;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还田后留在土壤里,以致病虫害呈发生加重趋势;易发生“生物夺氮”,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氮素养分的矛盾,严重时会造成黄苗、弱苗,导致减产。因此,为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应控制以下几点。

  1、忌避连作重茬秸秆直接还田后进行连作,病虫害的发生比常规连作更严重,如麦秸还田后春小麦根腐病和全蚀病都加重发生;春大豆秸秆还田后大豆根腐病和蚜虫发生率显著提升等。因此,秸秆直接还田的,一方面要严格实行轮作换茬。另一方面对有些害虫,在秸秆直接还田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及时用药进行相对有效防治。

  2、化学除草时要适当提高有效剂量秸秆直接还田相应加快了除草剂等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缩短了药剂的残效期。因此,实施化学除草时,其有效施用剂量应适当提高。

  3、适当补充土壤水分充足,是保证微生物分解秸秆的重要条件,秸秆还田后因土壤更加疏松,需水量更大,故要早浇水、浇足水,以利于秸秆充分腐熟分解。

  4、科学增施氮素化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秸秆的碳氮比为80∶1至100∶1,而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需要的碳氮比为25∶1至30∶1。表明秸秆直接还田后需要补充大量的氮肥。否则,微生物分解秸秆就会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氮素与水分,不利作物正常生长。因此,秸秆还田后要及早增施氮肥,保证秸秆还田发挥效果。

  为切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县委、县政府格外的重视,成立了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领导组,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统一协调指挥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开展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工作。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责任、措施和要求,落实各乡镇、县主管部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体责任,实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属地管理,禁烧和利用工作由乡镇负责,列入民生工程的项目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实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合力推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电台、电视台以及通告、标语、横幅、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同时,县秸秆综合利用办公室,及时将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宣传到各乡镇,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层次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技术宣传,积极争取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1、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要突出政府引导,积极探索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逐步建立健全国家、集体、农户和社会各界相结合的多渠道农业投资体系。对公益性、示范性项目,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推进综合利用秸秆、培肥地力等公益性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带动,培植典型,搞好示范;对盈利性项目,要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参与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快速发展。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秸秆综合利用是超越农业范畴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政府要解决秸秆利用先期投入和长期收益的矛盾,将秸秆资源优势转化为可见的经济优势。一方面政府要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增加资金注入。鼓励群众把秸秆就地转化为饲料、肥料、原料、燃料,尤其结合当前午秋种植,做好秸秆粉碎还田工作,对转化利用秸秆的,每亩小麦给予20元的补贴、每亩水稻给予15元的补贴,充分调动收储大户和群众参与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3、制定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六安市财政局(国资委)六安市环境保护局六安市农业委员会六安市发展和改期委员会六安市审计局关于印发《六安市秸秆禁烧和和综合利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7]132号)文件规定的奖补范围和奖补标准,小麦、玉米、油菜每亩奖补20元,水稻每亩奖补10元。霍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加大奖补力度,区分奖补范围和奖补标准,一是全县禁烧分为16个等重点乡镇和15个等一般乡镇,按照禁烧16个等重点乡镇,午季奖补每亩14元,秋季奖补每亩7元;禁烧15个等一般乡镇,午季奖补每亩7元,秋季奖补每亩3.5元;二是对新建规范化收储站的(占地20亩以上),予以不高于20万元的建设补贴;三是运输补贴,对秸秆收储转运至县凯迪电厂或其它途径利用的,给予80元/吨运费补助,将秸秆转运销售至县外的,一律补助运费130元/吨运费补助。市、县制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提高了农民综合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对自觉积极主动实行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民进行奖补扶持。并利用其它项目资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养殖场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的给予扶持,如扶持秸秆养畜,给农民饲养的牲畜(牛、羊、猪)保险补贴,照农户每年饲养出栏数量的比例,分等次给予奖金;支持秸秆气化,对使用沼气的农户以表彰;补贴秸秆收储;鼓励秸秆工业化利用,对各类利用秸秆的工业公司及加工项目,优先批准立项,免收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地方行政性收费,扶持结构调整。

  4、强化资金管理。切实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相关奖补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对秆综合利用奖补资金一律不得用于工作经费等方面支出,确保专款专用。县财政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全力配套,保证秸秆综合利用民生工程配套资金足额到位。

  本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霍邱县农村能源办及霍邱县土壤肥料站,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已成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小组。聘请专家到项目县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不断的提高秸秆畜禽粪便沼气制肥的技术及秸秆利用企业管理生产水平,提高试点项目示范区及周边农民综合利用技术。

  合理规划秸秆利用类型,对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产生的秸秆,适宜还田条件的进行还田,不适宜还田的秸秆引导开展秸秆收储,秸秆收储后转运到规模加工利用企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着力培育和发展规模加工利用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有实力的企业、个人投资于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积极为企业协调好解决用地、用电等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扶持发展草食性畜禽养殖大户,不断降低秸秆存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体系,减少秸秆产生数量。

  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县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督查,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强化对重点环节的督促检查,确保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措施落到实处。完善考核制度,对建设进度快、质量好、秸秆回收量大、利用途径广泛、利用效率高的要给予表彰;对不能保质保量达成目标、项目建成后闲置没有效益的,要通报批评,并作为下年度安排项目计划的依据。

  1、项目设计时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到把各种有害因素的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选用安全可靠性好、防护设施齐全、清洁生产程度高的设备,消除会造成伤亡事故的隐患,避免职工遭受职业病的危害。

  2、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劳动法规和制度,保证工人的休息时间,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劳保用品正常发放和监督使用。

  3、针对各生产岗位,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张贴在操作处,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及教育。

  4、根据安全管理规定及国家、省、市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立相关安全、保卫、消防设施及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和问题处理,定时进行安全教育和岗位培训,确保按章操作。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落实。

  (1)防机械伤害:各车间机械设备的传动,转动部分均设置防护罩,防护栏杆;以防误操作而引起人身及设备事故。

  (2)安全用电:所有用电设备按有关规范设计和配电,并有专人负责,定期维修。与设备联接电源采用暗敷式,各类低压用电设备插座均采用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配电;为防止电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局部损伤或绝缘层脱落,宜采用电缆封闭金属桥架敷设,电线穿金属护管敷设;车间内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变配电装置等设置屏蔽罩;电气设备及线路要求符合绝缘要求,确保不发生意外的电器事故。

  (4)防烫伤:对高温设备外露易接触部位,采用可靠的保温隔离措施,以防发生烫伤事故。

  (5)防尘、防噪声:按照环保和职业卫生要求,安装除尘设施,采用消声设备、基础减震措施等。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加强安全消防教育、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平时安全消防教育,所有都应达到“三懂”、“三会”。凡存在消防、安全风险的设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操作工人学习。消防器材、设施的保管、检查一律落实到部门,责任到人。

  2、易燃、易爆物品要按消防规范要求完善存放,并派专人保管,秸秆堆场未落实消防措施的,不得使用;消防器材按时进行检查、按规定期限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