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移动机器人应用过程中的痛点,羲和软件推出iRMS机器人全场景混合调度系统,帮助应用者在较短时间内,以更低成本实现以移动机器人为核心的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升级。
近年来,随着移动机器人(AGV/AMR)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应用广度和深度的逐步拓展,软件系统作为移动机器人协同作业的“大脑”,其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同时,也给相关公司能够带来更多市场机会。
南通羲和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羲和软件”)是一家专门干移动机器人混合调度系统研发的软件企业,也是苏州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牧星智能”)的全资子公司。基于对移动机器人应用市场的多年深耕和需求趋势的深入洞察,2023年牧星智能打造了“羲和软件”这一品牌,全面对外开放其第五代RMS智能调度系统等软件产品及服务,为全球合作伙伴赋能。
羲和软件总经理肖晓清表示,羲和软件在移动机器人技术大范围的应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市场对移动机器人全流程、全场景应用的不断探索,将为羲和软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肖晓清:羲和软件作为牧星智能的全资子公司,其核心要来自牧星智能在移动机器人硬件、调度系统及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长期积累。
创立于2016年的牧星智能是国内首批移动机器人企业,公司从始至终坚持基于专业仓库运营能力而研发的AI算法和模块化的软件系统,为众多行业的工厂和仓库提供仓储管理和运营的最优解,并于2018年推出了第一代羲和机器人管理系统(RMS)。
同时,牧星智能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发现,随着近年来移动机器人应用不断走向深入,一些新的应用痛点慢慢的出现。比如,很多客户在从最初小范围尝试使用移动机器人到后来要增加机器人的使用数量和种类时,经常会面临调度系统无法同时调度不一样的品牌、不一样机器人产品的情况,导致项目实施周期长、服务不及时等问题。对此,牧星智能于2022年打造了第五代羲和iRMS机器人全场景混合调度系统,为客户搭建易用易部署的全场景融合仓储方案。
针对移动机器人应用过程中的痛点,羲和软件推出iRMS机器人全场景混合调度系统
为进一步实现羲和iRMS机器人全场景混合调度系统的开放应用,牧星智能将该部分软件业务打造为独立的“羲和软件”品牌,专注打磨该类产品,通过软件赋能的方式,助力不一样客户实现对移动机器人的应用需求。
记者:目前市场对移动机器人软件系统的应用需求是怎样的?对此,羲和软件面临着哪些市场机会?
肖晓清:近年来,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规模逐步扩大,已经逐渐深入到各个行业的所有的环节。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为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相关成本,慢慢的变多的工厂开始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生产。同时,由于工厂制造复杂程度高、环节多,尤其以离散型制造行业为突出代表,需要对不同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和加工,对于自动化设备柔性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但在供应端,目前还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全部覆盖所有的技术,甚至每家机器人产品都有各自的亮点。这导致客户在选择方案时,很难实现不一样的品牌、不一样机器人设备的融合。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软件系统。不仅如此,软件系统对于移动机器人企业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是其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关键能力,必然的联系到项目所需的车辆数量、交付效率和应用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随工业4.0的推进,人工智能、工业数据的普及,催生了移动机器人市场的繁荣,慢慢的变多的零部件供应商、机器人制造商开始涌现,移动机器人产业在垂直细分市场逐步发展,企业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更好实现用户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发展。
对于羲和软件而言,我们的价值和市场空间在于,通过为客户提供智能机器人调度系统,帮助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以移动机器人为核心的柔性化、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升级,并且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高自主性,帮助更多企业降低应用移动机器人的技术门槛和成本。我们得知,目前很多集团型企业针对移动机器人应用设立了专门的部门(如“智能工厂事业部”、“自动化事业部”、“AGV/AMR事业部”等),以便探索更多移动机器人的应用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更高自主性、灵活性的调度系统,将有利于这一些企业更好地调度不一样的品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更自由地采购其所需要的机器人产品,并且最大化保留原有自动化设备和系统。
肖晓清:目前,羲和软件主推的智能机器人调度系统iRMS,是一款具备全场景下多种物流机器人混合调度能力的调度系统,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适合各种工业和商业应用环境,包括搬运、分拣、存取等全场景和“订单到人”、“载具到人”等不同模式。
兼容VDA5050等国内外行业标准协议和各种私有协议,可对接不一样的品牌、不同导航类型的AGV、AMR、ACR、AGF、CTU等机器人,并提供二次开发功能、实现车体和上装设备各自独立控制。
无缝对接各种上位系统(包括ERP、WCS、WMS、MES等),可实现与立体仓库、Miniload、输送分拣系统等的深层次地融合,同时充分确保客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具备丰富的功能模块和简单易用的任务自定义功能,实现资源自由组合分配,满足绝大部分的非标要求;采用Docker容器实现一站式全平台快速部署,支持线下和线上、私有云和公有云混合部署,搭配高可用集群模式和云技术,支持24小时×7天的可用性和几乎无限的可扩展性。
可导入工厂、仓库CAD图,以任务触发器模拟上游系统或人员下发任务到RMS系统,以地图播放器将机器人运行历史路线、状态等在地图上按时间流回放,以倍速仿真降低等待和观看时间,结合功能丰富的KPI报表,帮助客户理解真实场景流程和需求,做出正确决策。
该系统可在1~2周内完成部署,员工不需要培训可快速上手,轻轻松松实现3~5倍效率提升。
基于上述特点,羲和iRMS可支持所有仓储物流和制造业的场景应用需求,而非局限在某些特定场景或细分行业,只要涉及移动机器人产品的应用,比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快递分拣、料箱大小车拣选等,都能够正常的使用这套系统来进行调度。
记者:请您结合具体项目介绍下目前羲和iRMS对于应用场景的探索,以及实现的应用效果。
比如,在某造纸工厂项目中,涉及两种品牌的三种车型:无人叉车、800KGSLAM潜伏车和1.2吨SLAM潜伏车,实现原料上线和成品搬运。在该项目中,羲和iRMS利用了不同车型的不同能力,在同一场地完成不一样任务。
在某制药工厂项目中,涉及三种机器人:料箱移栽门架机器人、潜伏高密度料箱机器人、潜伏货架机器人,实现高密度料箱高货架存取和低密度料箱矮货架线边搬运两大场景混用。在该项目中,羲和iRMS利用不一样类型机器人和不同载具(货架),实现不同场景的无缝对接使用,形成了更加丰富和高效的新场景应用。
在某食品加工厂项目中,涉及三种品牌、三种类型机器人:无人叉车、穿梭车、潜伏工装车,代替原本由人工叉车+人工遥控穿梭车实现的成品出入库作业。在该项目中,羲和iRMS利用潜伏车平移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在长距离和多货物搬运区域使用潜伏车;利用叉车的高位托盘存取能力,将货物搬运到立库指定槽口。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客户的原有资产(立库),降低施工改造难度。在完成由原本人工作业模式到全自动化作业流程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记者:作为一家独立的移动机器人软件企业,羲和软件在市场拓展方面主要面临哪些挑战?对此羲和将如何应对?
肖晓清:现阶段,我们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车体供应商的开放程度不够,这也会让应用方去做一些抉择,要么全部重新更换其他品牌,要么分步骤尝试应用一部分开放的品牌,逐步去替换。我相信,这个市场一定是按照终端客户的需求去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移动机器人企业开放其车体和调度系统,这也是未来市场的趋势。比如,欧洲无人叉车和AGV产品采用的VDA5050通信标准,其实就是由当地一些汽车企业推动建立的,国内也在逐步往这方面转变,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另一个挑战,则是来自我们自身的业务特点。因为目前羲和软件采用的是纯软件模式,这种模式对客户的自主实施能力、自主变更能力、二次开发能力等也带来一些要求,需要我们在项目前期跟客户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我们而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样的过程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相关的课程培训、文档等。这些积累将转化为更强的能力,为我们后续的市场拓展提供助力。
记者:您如何看待物流机器人的市场前景及趋势?请介绍下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
肖晓清:根据CMR产业联盟的数据和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的统计结果显示,2022年度中国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销售数量达到93000台,较2021年增长29.17%。市场规模达到185亿元,同比增长46.82%。这些数据也反映出移动机器人行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移动机器人行业的生态日趋成熟,市场出现垂直细分的趋势。除目前常见的提供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交付的供应商外,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机器人控制系统供应商、机器人调度系统供应商,甚至机器人应用场景部署实施供应商等不一样的供应商开始出现。大家在更多细分领域中互相合作,形成生态化,市场发展更加健康。
同时,随着移动机器人应用需求的增多,调度系统的需求也将成为必然。一方面,羲和软件希望与更多移动机器人供应商、自动化物流系统集成商合作,帮他们快速搭建起自己的模型构架,减少相关成本,避免大家重复“造轮子”;另一方面,羲和iRMS作为一款国产调度系统,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国内的移动机器人供应商、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一同推动国产软件发展,并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在技术方面,我们已能清楚看到调度系统未来将不仅用于调度移动机器人产品,还有可能跟其他技术结合,拓展出更丰富的应用解决方案。比如,通过视觉辅助实现现场安全检测和更加智能化的决策,通过UWB定位技术实现更精细的人机交互,增加交互的安全性和实时性等。对此,羲和软件的iRMS采用全新的系统架构,我们称为“通用中台”+可插拔插件平台,客户可自主开发一些插件,以满足其不同的适用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