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业指专门从事货物仓储、货物运输中转仓储,以及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配送活动。传统仓储仅仅是指仓储企业按照客户真正的需求从事的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等仓储业务。现代仓储业涵义更广泛,它是指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传统仓储服务,同时能提供流通领域的加工、组装、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质押监管融资等增值服务以及仓库基础设施的建设租赁等业务的仓储型物流公司的集群体。
仓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仓储业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例和仓储占GDP的比重都随着仓储业的发展而不断的上升,仓储业在整个经济运行中的地位逐年提高。
自2009年物流业被国务院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来,仓储行业也趁势崛起,在市场需求驱动下,仓储设施规模大幅度增长,仓储设施改造、搬迁与新建速度逐年加快。近五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立体仓库在2000万平米左右,与此同时,各地物流园区建设方兴未艾,仓储地产谋求网络化扩张,电商企业追求大规模自建物流设施。2023年4月,全国通用仓储总面积为40,042.6万m2,可租面积7,945.8万m2,在建面积2,221.0万m2,仓库园区8,619个。2023年6月份中国仓储业指数为50.7%,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1.7%,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五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本月增长势头较为突出,表明仓储业务需求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的促销活动提振下加快增长。分品种来看,消费品的新订单增长幅度高于大宗商品,特别是服装、纺织品、棉麻等商品的新订单指数涨幅较为明显。6月,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4.1%,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在扩张区间保持增长,且本月增幅有所扩大,表明商品周转效率显著提升。期末库存指数为46.9%,较上月下降3.1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表明库存水平有所下降。
我国人均仓储面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比较大差距。我国人均仓储物流设施库存仅为0.7平方米,是美国人均面积的18.4%,日本人均面积的17.5%,国内仓储供给量依然不足,还有很大的市场拓展空间。
对中国仓储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由于仓储服务大部分领域全面对外开放,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已不再存在,大量外资进入中国仓储领域,独资企业林立。未来仓储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地发展期,且在设施建设、业务发展、经营管理三个方面继续突破,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业务规模将会继续大幅度增长,仓储企业的经济效益将随增值服务的发展逐年提高。
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仓储业前景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仓储业的定义、产业链构成、发展意义等,接着细致分析了中国仓储业的发展环境、行业现状、细分行业发展状况等。随后,报告对仓储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设备与技术分析、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竞争分析。最后报告分析了仓储业的投资潜力、投资风险及未来前景。
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商务部、财政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研中心、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仓储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仓储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