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的一家世纪联华超市张贴的让我们消费者“检查所购商品保质期”的提示牌 /网络截图
定期处理超过保质期的产品本应是商家的责任。近日,一位网友在一家世纪联华超市结账时,却看到了一则不太友好的“友情提示”:“严禁购买已过保质期的商品,在结账前请检查所购商品的保质期。结账后物品请即核对,钱款收授请当面点清,离柜后概不负责。”
为此,有记者走访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多家超市,均否认自家悬挂过该提示牌。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张贴该告示是门店行为,非企业行为。目前,公司并未查出涉事门店,仍在调查当中。
2月18日,网友“M r_Little_Lion”在上海一家世纪联华结账时,看到收银台处悬挂一张提示牌写着:“严禁购买已过保质期的商品,在结账前请检查所购商品的保质期。结账后物品请即核对,钱款收授请当面点清,离柜后概不负责。”于是,该网友拍照将其上传至网络。
“这种做法合情,合理,合法吗?这就是消费者权益?”该网上的朋友表示震惊,不少人跟帖表示,企业有责任管理好商场内过期商品,为何要消费者自行核对,这难道不是推卸责任的行为?
另外,一种声音则表示,超市的此种行为没有必要指责,“这是为了给职业‘打假人’看的,有的人会事先提前把过期的食品饮品带去超市藏在某个角落,第二天去超市把东西找出来,结账时索赔。”他们都以为,只是这则提示内容在措辞方面出了问题。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未经公司审核的告示不允许随意张贴,企业将加强检查。
近日,多家联华超市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均否认该提示牌出自其店内。为此,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企业本着对消费的人负责的态度,并不会对消费的人张贴此类告示,张贴该告示是门店行为,而非企业行为。
“运营部门没人敢说是哪家门店的行为,目前我们正在调查。”该负责这个的人说,暂未查出相关门店,但未经公司审核的告示,是不允许随意针对张贴的。为此,公司运营表示将加强检查,发现后及时制止。
世纪联华超市北斗星商业广场店位于商城地下一楼,是一家大型超市,每个收银台都摆放一台扫货机,机器外部张贴了顾客提醒,但记者并未找到有关“严禁购买已过保质期的商品,在结账前请检查所购商品的保质期”的提醒。
“你们门店有挂过这样的提示牌吗?”结账时,记者拿着照片问收银员。对方表示并未见过,但是这家超市过去曾遇到过“枪手”自带过期商品来结账,最后索要赔偿。“去年这群人又来过一次,七八个人,被我们保安认出来了,特别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这位收银员说,最后安保部在收银区列队,这群人未能得逞。
北斗星商业广场店人事部负责人否认门店张贴过类似告示,但在工作微信群里看到过这张照片,“现在就算有也肯定被撤掉了。”她和记者说,遇到这些“枪手”索赔,最后都只能由工作人员自己赔偿,“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位于宝山区环镇北路上的一家联华超市,面积比北斗星店小许多,是个小规模的便利超市,几乎每个区域都有一位售货员负责理货。即便如此,这家小超市也被“枪手”光顾过多次。
店内负责这个的人说,该店并未挂出过类似提示牌。同样,这家超市“中枪”后也由理货员自掏腰包赔钱。“我们现在还没摸清楚他们是怎么操作的,总之在结完帐后,就开始要赔偿,开口就是500、1000元,如果不赔就去工商投诉。”由于超市监控画面不够清晰,现今的收银技术也无法证明“过期商品”并非出自超市,负责人有苦说不出,“如果不赔偿,对方去工商投诉,我们面临的就是2万元的罚款了。”
对于避免屡次“中枪”的招数,多家门店都表示只能加强自身管理,由理货员管理好各自区域商品,并严格按照商品流转环节的保质期规定,对临界报警天数的商品及时下架处理。“但我们的店员终究会有疏漏的,没办法做到万无一失。”
目前,联华超市在技术方面也未有“枪手”的办法,由于商品条形码是全国通用的,只有商品本身的信息,对于这件商品去向哪家超市,无法通过条形码获取。北斗星商业广场店的工作人员透露,未来他们的“彩虹码”技术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便可实现商品批次、出货信息查询。“但这一技术资金投入太高,何时投入使用难以知晓。”
对此,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葛志浩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规定,禁止食品生产经营者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对于商家而言,保证食品安全是他们的一项法定义务,“在没有履行这个义务的前提下,把它转嫁给消费者,商家是不可以免责的。”葛志浩律师认为,世纪联华超市的这张提示牌,是单方面的、推卸责任的,是不生效的。
记者了解到:2014年,上海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系统收到职业打假类投诉举报867件;到2018年上半年,职业打假投诉举报量达到61939件,占同期投诉总量的30.6%。
从“知假买假”到故意引诱卖假,从一赔十到索要“保护费”、“顾问费”,面对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职业打假人”,不少商家感觉自己成了“”。
记者了解到,2014年,上海市工商局12315投诉举报系统收到的职业打假类投诉举报一共867件,占到当年投诉举报量的1.9%。到2018年上半年,职业打假的投诉举报量达到61939件,占同期投诉总量的30.6%。
2018年10月20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市公安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监管理局、市物价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效应对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维护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根据《指导意见》,上海将建职业打假人“黑名单”制度,同时建立应对职业索赔、职业举报行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和相关联席会议,加强行刑衔接,依法严厉惩处涉嫌敲诈勒索诈骗等行为。
举报异常名录的“黑名单”信息主要内容,最重要的包含但不限于: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联系地址、投诉举报数量、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复议或者诉讼数量、向纪检监察部门举报数量、主要反映问题、涉及领域或商品服务类别等内容。
“指导意见”表示,上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加强完善和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工作衔接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注重强化对投诉举报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和积累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处理。公安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审核检查,并依法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