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那双鞋。当从网上看到得物APP一双参考售价1499元的李宁球鞋被炒到48889元的新闻时,球鞋爱好者/藏家小寒(化名)立刻认出了图片里的那双鞋。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一段介于惨痛和悲愤之间的亲身经历的回忆。
“5年前,李宁专门出了一款全明星配色的韦德之道4。当时为了庆祝韦德第N次入选NBA全明星,全球限量100双,带独立编号。而且中国只在三个城市发售,上海淮海路上的门店是其中一个发售点,每个点只有8双。”小寒和自己的两、三个朋友,在那个春寒料峭的夜晚通宵排队等待店员第二天早上发号。一共只发80个签,再从中抽取8人购买。至少,规则是这样的。
小寒的一个朋友是韦德铁粉,其他人则陪他一起,这样抽到签的几率能大一点。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第二天早上人群里冒出一个男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带着一群像是刚跳完广场舞的大爷大妈进店直接取走所有80张签,包揽全部8双韦德之道4。这样的一个男人后来在网上被曝光,江湖人称“8双哥”。那天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寒感觉“这辈子从来没这么虚无过”,他以后再没通宵排队买过鞋。
“这双现在价格被炒高31倍的鞋,很可能就是当年被‘8双哥’拿走的其中一双。”小寒在采访中告诉本报记者,“当然也有一定的可能是从国外流进来的,毕竟全球总共发售了100双。”那次之后,他和朋友们誓不购买李宁的任何商品。“虽然你可以说这(指给‘8双哥’开后门一事)也许是某个门店店员的个人行为,但作为品牌方脱不了干系,至少是对于门店监管不力。就像这一次,虽然炒高价格是得物APP上卖家的个人行为,但作为平台和品牌方,也都难辞其咎,而这种事直接影响的就是品牌的诚信度。”
此次的“李宁天价球鞋”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点敏感,被很多主流媒体顶上了杠头,而这还只暴露了国内炒鞋市场的冰山一角。
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曾经属于小众爱好的体育收藏如今正在年轻一代中引发空前热情。而在体育收藏中最火的是三类:球鞋、球衣和球星卡,交易价格往往十分火爆。在这三者间,还存在一根微妙的鄙视链。
一双李宁球鞋被炒到5万元似乎已经碰到了某种形式的天花板,且有价无市。而在鞋圈之外的体育收藏圈里,还有人以十几万元求购一件球衣,而一张球星卡则被拍出了数百万美元。被外界动辄称为炒卖的行为,在收藏圈里很可能被视为正常的交易行为。但显然,收藏和投机炒卖的界线正在被渐渐模糊。
小寒今年30岁,7年前进入鞋圈。“毕业之后,有经济能力买一些自己最喜欢的球鞋了。但也会卖掉一些鞋子,赚取差价来买自己没中签的溢价鞋。”
他初入鞋圈之时,还没再次出现得物和nice这类球鞋转卖平台,球鞋爱好者们的交易大多分布在在闲鱼,“那时候圈子里都是纯粹爱鞋的人,大家认为鞋子卖到2000元一双就很贵了,极少出现30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虽然其中也有溢价,但溢价基本不会超过500元。”
在他的记忆里,2017年左右是一个转折点。随着国内具有专业鉴定资质的球鞋转卖平台陆续出现,以及国外平台支付方式更加便利,球鞋二手交易门槛逐渐降低。这一些平台,都是所谓的球鞋证券交易市场。球鞋一级市场指的是球鞋品牌的直营渠道,比如官网、旗舰店和一些代理店。证券交易市场则是指得物或nice这种球鞋转卖平台,其中既有全新转手的,也有穿过以后转手的。这些二级平台拷贝了美国的模式,在美国,二手鞋市场早已形成规模。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时美国二手鞋市场就已达到6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
世界各地的球鞋证券交易市场,无一例外都是由品牌商一手主导打造的。他们乐此不疲地推出各种限量款,人为制造稀缺性,导致鞋子在二级售卖平台上被卖家哄抬价格,溢价越来越严重。小寒至今已经购买了100多双限量款球鞋,绝大多数是在二级平台上收入的溢价球鞋,总共花费超过100万元。其中最贵的一双是原价969元的耐克DUNK小熊跳舞。他去年在美国球鞋交易软件StockX上购入一双市场少见的绿色,这个颜色从未在中国境内发售。当时的花费折合成人民币约为8300元,等于是原价的8.5倍,但不到一年就跌价了。“因为本来就没准备转卖,所以也不是太心疼。这双鞋我至今没有下地,不过决定今年至少要穿一次。虽然不舍得,但毕竟是球鞋。再贵的鞋子你要穿它,才是对它最大的尊重。”
小寒说,自己收藏的球鞋里有两双安踏是绝不准备穿的。“我是金州勇士队中克莱·汤普森的铁粉,他是安踏代言人,所以我收藏了两双他的球鞋。一双带编号,只在中国发售100双,我那双的编号是88。这双不是花钱买的,是品牌方当时搞的一个活动,大家在微博上转发。谁的转发量最大,就送一双88号鞋给他。这双鞋最后被我拿到了。还有一双是全球限量发售300双,汤普森在发售当天专门做了签售。这双我是通过Ebay拍的,花了3000多元,但能买到偶像亲笔签名的球鞋,就觉得很值。”
所谓限量款,顾名思义就是数量有限。消费者热衷于购买限量商品,无非是为了彰显个性。品牌商敏锐地捕捉到人们这种不愿趋同的共性,频繁推出各种限量款、联名款。
35岁的媒体工作者林三(化名)已经有十几年的球鞋收藏经验,他告诉我们,品牌推出限量款,其根本目的不在于依靠这些限量款赚钱。“因为品牌定的原始售价哪怕再高,数量毕竟摆在这里,卖光也就没有了。后续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价格炒得再高,钱也是进入二级平台上卖家的口袋,和品牌无关。所以品牌之所以热衷推出限量款,主要是为了炒热市场。限量款卖得越火,在证券交易市场上价格被炒得越高,就越方便品牌趁热打铁推出平替款,然后靠平替款走量,赚取可观的利润。”
他以耐克推出的一款Travis Scott个人专属倒钩AJ1为例,当时在证券交易市场被炒到近万元。今年,耐克推出了这款的平替“Dark Mocha”黑摩卡,因为配色接近,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二级平台上也卖到了2000多人民币。“去年,耐克AJ1还出了个和DIOR的联名款。但这种鞋你一是买不起,二是有钱也买不到。因为中签全靠运气,那些不差钱的人就上二级平台上买,这鞋被炒到将近5万一双。”林三说,自己属于理智型藏家。他可接受普通热门款在二级平台上价格翻一倍,限量款翻两倍。“超过这个范围,我一般就不会购买了。虽然喜欢,还是得量力而行。”
我们的受访者都不是专业鞋贩子,但他们也承认,自己多少都参与过在二级平台上的炒卖。所以从某一些程度上来说,炒鞋市场发展到今日的局面,每个爱鞋者都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方面,二级平台交易的确简便。手指动动就能设置价格,且平台不设上限,想定什么样的价格全凭个人意愿。此外,品牌官方短信登记参与抽签的方式也十分便利,“发个信息就搞定,抽中就去买,不买也不会上黑名单。因为不费力,每次都会参与。”中签的概率非常低,小寒以耐克为例,“几乎每周都会发售新款,不是所有新款都需要登记然后抽签,但很多时候是需要的。每次需要登记的时候我都会发短信,往往一年中不了一次。”然而一旦中签,将买到的鞋转手,几乎稳赚不赔。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滋生了一批批专业鞋贩子。
有些不得已的情况,迫使本身不是鞋贩子的人也做起了贩鞋生意。“因为在一些代理店,即使中签也不一定可以买到自己的尺码,先抽中的人先选嘛。这样买到的鞋,就会挂在平台上卖掉。”小寒太太中过一双阿迪达斯椰子350的满天星版本,原价1899元,因为尺码不合,最后在得物上以1.2万售出。
林三将在球鞋证券交易市场上进行买卖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的爱鞋之人,以收藏为最大的目的;第二种是纯粹的鞋贩子,只是赚钱。但因为买卖的门槛被降低,两者间的界线正变得越来模糊。林三承认,自己的心态和身份也总是在两者间反复。“有些鞋子,自己确实喜欢,就去抽,抽不到就加价买。还有些鞋子,热度很高但自己不喜欢,就随便抽,抽中就卖掉。”他觉得,“可能大部分买家都像我这样,再爱鞋的人,也不敢说自己从没做过鞋贩子。”
林三一般会以比原价高几百元的价格出售球鞋,但最近一次卖到了原价的三倍多。“今年中了一双耐克,是DUNK LOW“COAST”北卡蓝配色,原价799元一双。我知道这是热门款,因为有明星带货,热度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维持着。而且北卡蓝由于乔丹的关系,一直是经典颜色。热门款式加上经典配色,价格必然会高,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nice上挂了2600元,竟然有人买了。成交价比原价高出三倍多,考虑到这也不是限量款,的确很吃惊。这次经历也让我体会到,鞋圈已经越来越疯狂。” “炒鞋的门槛太低了,你炒股票,炒古玩,都需要有一定专业相关知识。但炒鞋不需要,你根本不用懂鞋。”小寒的朋友王琦(化名)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成为一名鞋贩子的经过,“最早是有朋友带我一起给鞋贩子做排队的兼职,这是门店线下销售时需要的。排队拿到号就给100元,然后,店里会在这些号码里进行抽签,如果自己拿到的号被抽中了,就能再赚200元。”排了两、三次,他琢磨出了门道,“你帮人排队每次最多赚300元,开始的时候想保险点,就去干排队的活。但后来发现,这种热门款、联名款只要发售,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自己拿下以后挂到网上,保守估计都能翻一到两倍,这样一双鞋至少赚1000元。就自己做,比帮鞋贩子排队划算多了。” 炒鞋行为究竟是不是合乎法律合规?本报记者正常采访了上海纽迈律师事务所方正宇律师,他表示,“如果仅仅是对球鞋之类的商品进行买卖,本身并不会违反法律。但需要警惕的是,在此过程中是不是真的存在着编造虚假信息等欺诈行为,以及买卖的资金是否来自于非法集资,这些隐藏在买卖背后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
球衣收藏的门槛相对要高一点,因为决定球衣价值的那些因素,往往只有真正的球迷才能拿捏。
“球衣就像战衣,因为我们常说足球就是和平时代的战争延续。球衣收藏里面最珍贵的就是落场球衣,越是明星球员、越是重大战役的落场版球衣就越是珍贵。当然,上面有点汗迹、血迹就更好了。”球衣藏家谈振尚说。
在谈振尚的记忆里,上海球迷中慢慢的出现一定规模收藏球衣的行为,是从2003年申花队获得末代甲A冠军那年开始的。从2006年起,作为蓝魔球迷会一员的他偶尔可以收到几件球员的落场版球衣。但直到2015年,他才开始系统性地花钱收藏球衣。“那个赛季最后一场比赛,卡希尔把自己的落场版球衣扔上看台,被我接住了。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此后就开始花钱搜罗各种卡希尔的球衣。渐渐的,发展到收购各类国内联赛球衣。”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收了200多件各类球衣,但卖出不多,大多数都用在收藏,以及和其他藏家交换。
谈振尚收进最贵的一件球衣,是1995年申花甲A夺冠那个赛季的球衣。当时,他花了3万元。他卖出的球衣不多,价格也不贵,大多在2000-3000元。“我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收藏。所以我更像是一个投资客,但不是一个商人。即便是卖了球衣赚来的钱,我也会用在继续投资球衣上。”从2015年底进入球衣收藏圈至今的6年间,他在球衣收藏上总共花费大约在50万人民币左右。他此前在快销品市场的工作,并不算高薪一族。
“国内的球衣收藏圈基数不大,很多人还是喜欢收国外联赛的球衣。像我这样主收国内联赛球衣的、而且比较高端的藏家,大概不到50人。”区分高、低端藏家的三大标准:藏品数量、藏品价格和藏品质量。一般来说,价格高的质量也高。
谈振尚收藏的球衣中,有些在收藏圈内可以卖到5位数,但面对收购的意向,他通常都回绝了。“我倾向于交换,比如我曾经收过一件1997年的申花球衣,有人出5位数要收,我不愿意。最后是拿这件球衣,换了一件1998年万达时期的大连队球衣。这时期的申花和万达是联赛的双雄,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球衣的价格也同样是平等的,所以我交换了。”
谈振尚告诉我们,球衣圈和鞋圈差异较大,球衣圈里大部分人是抱着收藏和交换的目的进行收藏,而鞋圈如今已经大面积变质,大量炒鞋者涌入,充满商业气息。
“当然,球衣圈里也有不少纯粹的生意人。最近深圳那边就有一个收球衣的放出来一批货,一下子赚了几十万。球衣圈很多藏家对这种人表示鄙视,但我还是能够理解他们。有价值的东西,肯定会有人炒作,球衣也不例外。对于藏家来说,藏品是不变的,但人是会改变的,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
从收藏球衣开始,谈振尚逐渐开辟出一项业务:球衣装裱,这项业务构成了他如今的主要收入来源。至于每月靠装裱业务可以进账多少,他没有透露,但表示“足以维持我有尊严地活着”。
花大几千甚至上万元搜罗而来的珍贵球衣,当然要装进镜框挂上墙面,因此球衣的装裱需求一直以来都很旺盛。但目前市面上装裱球衣的工序都会破坏球衣,因为固定球衣需要打射钉枪穿透球衣,或者上胶。谈振尚摸索出一套不伤害球衣的装裱方法,因此赚了不少钱。一些球员也会找到他提出装裱球衣的要求,范志毅就先后找他装裱过十几件球衣。
“这里面有两件球衣特别珍贵。一件是2002年中国队参加世界杯时候的球衣,当时范志毅应该没有穿上场,而是作为了备用球衣。但所有队员都在这件球衣上签了名;还有一件是双面装裱的,这是1997年范志毅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时穿过的球衣,真正的落场版。而且款式稀有,因此非常非常珍贵,能够说是独一无二。”
“范志毅跟我说得很清楚,不能破洞,不能上胶,只能用最原始、最物理的方式把它最安全地体现出来,并且装裱的风格要素雅和精致。”谈振尚回忆,“当时有企业的老板通过我向范志毅提出收购的请求,愿意出到6位数,但是老范很坚决地一口回头了,这点我也蛮佩服他的。他告诉我,之前不知道这些球衣的价值,把很多珍贵球衣都送了人。听说现在球衣被炒到那么高的价格,吃惊得不得了。”
申花俱乐部也曾嘱托他装裱过一件特殊的球衣,这是去年申花1比1战平鲁能的比赛中队长莫雷诺所穿的一件沾血球衣。当时他鼻子出血,随手用球衣领子擦掉了血迹。在那场比赛中,队长为球队打入一脚关键进球,对球队在赛季的走势至关重要。谈振尚赛后看到莫雷诺采访时领口上的血渍,当即关照俱乐部的朋友传话,“这件球衣太珍贵了,绝对不可以洗,而且要存下来。”
当晚,他就受到俱乐部装裱球衣的嘱托。“我说,这件球衣自己免费为他们装裱。”现在,经过装裱的球衣由申花俱乐部收藏。“这件球衣如果有一天流到市场上不得了了,绝对6位数。”
在体育收藏领域,球星卡长期傲然立于鄙视链顶端。一张卡动辄便能拍出天价,而去年爆发的疫情又在全世界内掀起一波球星卡收藏热。在这样的背景下,便诞生了达拉斯独行侠队球员卢卡·东契奇一张新秀卡近期以460万美元拍卖价格成交的新闻。
中国最大的球星卡二级交易买卖平台卡淘的合伙人、球星卡发行公司DAKA的CCO孙侃告诉我们,东契奇这张卡的价格只能算是modern卡里的天花板。
“我们把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卡片叫做modern卡,那以前的则是vintage卡。老卡的价格远高于新卡,去年11月,一张1952年的棒球明星Mickey Mantle球星卡以520万美元的拍卖价格成交。那张卡的品相鉴定出来只评到9分,满分是10分。”10分卡全世界有4张,每一张的价值都妥妥超过1000万美元。“关键是即使有人出到1000万,都没有人会卖。这4张卡里有3张的藏家是明确的,都是美国的顶级富豪。对这个阶层的人来讲,球星卡和艺术品是一样的,都能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
孙侃属于中国第一批球星卡玩家,“在美国,球星卡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出现在1880年代的香烟盒子里,作为烟草促销品。进入中国,也已超越25年了。”他记得最早听说球星卡是在1994年或者1995年央视转播NBA比赛时,比赛解说推广过。“当时上海福州路上的外文书店下面开了家实体店,一包卡最高卖到近100元。那时候出现了第一批玩卡人群,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到现在都毛40岁了。”
当时年轻人玩卡的初衷和现在进卡圈的玩家也不一样,孙侃认为,这和时代的变迁有关。球星卡的英语叫trading card,直译有交换卡片的意思。“球星卡以前就是用来交换的,比如我喜欢罗德曼,你喜欢乔丹,我们不去考虑卡的价值,就是拿来交换而已。随时代变迁,卡与卡的交换变成了卡与钱的交换。”
一直以来,球星卡都不算热门的收藏种类。它的突然走俏,得益于疫情的蔓延。美国著名的球星卡交易买卖平台戈尔丁拍卖行在2020年的拍卖额达到了1亿美元,以目前的行情来看,今年还将翻倍。“因为疫情,很多实体行业经济不如以前了,有闲钱的人更愿意投资一些可拿来抗通胀的货品。去年涨得最多的就是艺术品、钱币和球星卡,此前,球星卡达不到艺术品和钱币的高度,并非典型的收藏品。在这次疫情中,美国很多网红都推荐球星卡,将其作为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明星效应带动了普通消费者。”
“球星卡热”从美国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孙侃介绍,卡淘在2016年经过改革后,到现在已有5年时间。“平台通过收取交易手续费盈利,我们如今的营收至少是疫情前的5倍。营收高了,无疑意味卡的价值高了。”
在中国,炒鞋的行为如今已经被主流媒体定性为“歪门邪道”,那么问题来了,炒球星卡和炒鞋的行为之间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国内炒鞋完全是人为的,因为主流市场就在中国。而卡片的主流市场是在美国,他们占据了球星卡市场的85%到90%。所以中国人没有主导权,你做不到垄断。在国内没有人可以说自己要把哪几张卡的价格炒高,做不到。”孙侃说。
同时,实用性也决定了球鞋和球星卡“格调”的高低。球鞋归根结底是用来穿的,而球星卡是用来观赏的,后者更符合传统收藏品的定位。收藏球星卡和收藏球衣的性质更接近,两者都涉及了“交换”的概念。以物换物,总是比以钱换物或者以物换钱显得高雅一些。而球鞋藏家之间很少交换球鞋,大部分人购买限量款球鞋的目的就在于穿出去“扎台型”。
“所以球星卡价格的天花板远高于球鞋,它永远处于体育收藏的鄙视链顶端。决定这一点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保存年限。球鞋放25年基本到顶了;球衣差不多可以保存30到40年,但纺织品时间久了会收缩,我见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球衣,已经缩得像女士内衣那么小。但卡片可以保存很久很久,一百年的球星卡现在品相也还可以。”
戈尔丁本人曾透露,很多拍下球星卡的人很多是对冲基金经理和风投资本家,他们并没有将球星卡当成一种短线投资。“从现在起,球星卡将成为他们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孙侃也倾向于将球星卡当成一种金融投资产品看待,“任何金融理财产品,它的运转周期基本都在4年左右。也就是说,球星卡在2024年之前整体价格不会暴跌。但不排除个别球员出现影响职业生涯的巨大伤病,那有可能导致这个球员的卡价格暴跌。而至于像乔丹、勒布朗这样的殿堂级球员,尤其是已经过世的科比,他们的球星卡价格是不也许会出现暴跌的。”
孙侃他们曾经通过拍卖形式售出过一张勒布朗的logo man球星卡,“售价12.7万美元,买来花了18万人民币。”
球星卡之所以能在国内火爆,抖音平台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引来很多原本不知道球星卡的人走进这个圈子,不少人甚至成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
去年年底,前申花球员邱盛炯和球迷蓝亦青以及另外一个朋友共同出资,打造了魔都兄弟球星卡社。三个人里,蓝亦青以前就玩球星卡,但直到去年疫情期间在家无所事事刷抖音,看到直播间里一些玩家直播拆卡,才给了他成立球星卡社的灵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即使看别人拆卡也会觉得很紧张刺激,因为球星卡99%都是盲盒性质,在你拆卡前,永远不清楚自己会遇到哪张卡。”越便宜的系列,卡的张数越多。多的卡一包就有40张,一盒12包,总共有480张。而越贵的系列,张数则越少。“最贵的100万左右一盒,”蓝亦青说,“10张卡。”
到了去年年底,他们成立了球星卡社,也开始在抖音上进行直播。邱盛炯介绍,“我们的初衷就是想打造一个专业的球星卡平台,玩家们可以在上面交易、交流和置换卡片。”在他们最近一次直播拆卡的过程中,开出一张重量级卡片。“当时是15个人组队在我们这里买了3盒卡,总价均摊到15个人身上,一个人就是680元左右。然后我们就在抖音里直播拆卡了,没想到开出一张08/10的同背科比。这张卡全球限量10张,市场参考价值在10到15万人民币。运气太好了!”蓝亦青透露,卡主正考虑在平台上以20万到30万元的价格将此卡出售。
◼︎蓝亦青他们在直播里开出的一张市场价10到15万的同背科比数字球星卡悄然问世
各种迹象显示,人们的兴趣正在从实物转向虚拟的数字产物。《芝加哥论坛报》近日就关注到这股在电子世界里悄然涌动的暗流。“就在不久前,你甚至不可能花1.5美元买一张数码照片,因为你可完全免费下载。”但就在5个月前,数字球星卡出现了。
相对于一张被拍出460万美元的东契奇球星卡,售价15万美元的东契奇数字球星卡似乎就显得很实惠了。所谓的数字球星卡,就是在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平台上,人类能购入和售出官方授权的球星精彩视频集锦,而这些视频都是加密的。大多数视频的售价在10美元到20美元之间,但有一些罕见的时刻,比如勒布朗的一次灌篮时刻被标价21万美元。
对此,孙侃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相比球星卡,这更像是比特币,风险太大了,而且其合法性值得探讨,我不太会考虑收藏数字球星卡。”
通过对体育收藏圈上下游的采访,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收藏和投机炒卖行为之间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而无论炒鞋、炒球衣或者炒球星卡,本质上都是中性金融行为。脱离具体经济环境与条件,无所谓好与坏。
历史学家与银行家Edward Chancellor在其《金融投机史》一书中曾经提到过,“尽管极度世俗,但投机却不只是贪婪。投机慢慢的变成了了最通俗的经济活动。”因此可以说只要有市场交易,就存在投机的可能性。事实上,投机行为贯穿了人类近代金融史。重点在于,投机也要符合公平的市场交易法则。如果涉及串谋、操纵价格和囤积,那就涉嫌了违法。
而“炒物经济”的繁荣,主要依赖于证券交易市场平台。因此这一些平台的管理便越凸显其重要性,好的管理一定要具有透明性与公平性。在本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也有经济学专家提出建议,是否应考虑在这些交易买卖平台上结合“熔断”机制,当商品的价值涨幅超过某百分点的情况下,暂停交易,由平台做调查。这或许不失为一种健康的管理方式。